学校“十三五”课题: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年3月19日]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课题组

 

本课题把“实效性”作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关注学生发展”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上,以往的研究往往重在研究小组学习的方式上,而忽略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对于小组学习的真正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不知道小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更没有反思小组学习是否有实效,是否培养了学生敢于交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使学生潜在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本课题把小组学习的方式与实效性有机结合,希望通过研究能把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小组学习的实效性”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题提出

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目前,小组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一些小组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如“小组—游戏—竞赛法”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小组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等合作策略;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小组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它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小组合作掌握学习”与“小组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小组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我国的小组学习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小组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小组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本课题是在各学科范围内对小组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学习理论。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小组学习教育通过学科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小组学习研究并非新课题,但目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小组学习模式的模仿上,缺乏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如何深入的措施。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实质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小组学习成为上公开课或外校听课时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常态教学往往不采用或很少采用。小组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小组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小组间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小组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没有明确的小组任务或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学习,学生就会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地交流。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交流的内容缺乏挑战性;第三,缺乏监控,学生放任自流。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教室里也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局面,但只要细想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学生的收获很少。有的小组学习只是学优生的特权,而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有的小组互相推辞,没有发言人;有的小组成员借此机会闲聊,无拘无束,课堂秩序混乱。归根到底,主要是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小组内没有学习的规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四,评价重个人,评价观念落后和方法陈旧。我们的教师对组内交流后的汇报评价偏重于对个体的评价,忽略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使我们的小组学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少教师过分地看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重视教师主导的评价而忽视学生主体的评价,对学优生偏爱,有意无意间冷落学困生,不太重视对“小组学习”的整体性评价。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影响“小组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增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应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使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突出小组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及实效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组学习在各学科上的运用。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学习实效性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以多种形式呈现,有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实用性价值。

二、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心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小组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个人潜能,又能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学习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能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探讨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青少年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容。学生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认知发展促进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学习正是通过小组间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共同发展的。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在小组学习的互教、互学的交互活动中,各方均能从中受益,学者学到了知识技能,教人者越多,自己学到的也越多,掌握得也越牢固,真正使参与小组学习的学生得到了共同提高。

教学交往属性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和认识关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小组互助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群体动力”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教学活动光有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目标体现——自主探究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帮、互检、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小组学生以及全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概念界定

小组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小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小组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各成员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较个人学习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又不致枯燥,趣味性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课改以来重点培养的新型学习方法。实行小组学习法,目的旨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实施的可行性是方案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的可行性,而实施效果则是目的的到达程度或结果。教学实效性即做到你的课堂是扎实的、平实的、充实的、丰实的、真实的课堂。简单而言,即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四、研究目标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题组就小组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进行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寻找小组学习中师生间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2.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本课题重点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面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新理念、新思路,以小组评价为主体,将行为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监督,互相激励,这样既扩大了管理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利用小组“激励卡”评价制度,通过对学生小组德育实践中表现的道德行为、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树立小集体荣誉感,激励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小组参与,继承与发展乡土民间艺术

坚持“乡土化、个性化、体验化和生活化”的乡土艺术教育原则,以丰富多彩的莲湘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融入社会,亲密接触民间艺术,通过小组练习与表演感受民间传统文化,以此陶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推进学校校本文化建设。

6.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备课组活动中都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除了要学习小组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以外,还要结合教学实践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索出一套学生行之有效的小组学习策略与实施方案,形成小组学习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五、研究内容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为重点,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努力创设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其分设以下三个子课题。

1.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小组学习实效性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2.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

学校课题组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港中心校学生德育读本》,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实施计划。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行为习惯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每个年级段的习惯教育内容都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小组评价与激励制度,根据每个年级段设计的若干个行为习惯等级标准,制定小组计划,小组成员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奖励卡。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作为考评的依据,不突出个人的表现。这样,学生在小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能力、意志、情感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达到教育的最优化。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每一个小组的行为习惯教育有据可循,使我们的评价与激励有据可依。

3.小组参与乡土民间艺术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地方乡土民间艺术为土壤,立足地方,立足学校,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通过挖掘与整理传统地方乡土民间艺术资源(主要是莲湘舞),设计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渠道的渗透,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使学生在乡土艺术活动中小组参与,体验合作的快乐,形成对家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热爱,从而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研究方法

学校“十一五”课题“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十二五”课题“引导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上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古今中外有关小组学习的教育教学论著;学习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学习研究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全程掌握学生小组学习的状况,为实验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实验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学习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评价方法,认真撰写总结,使评价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以专题论文、公开课、师生评价等形式反映课题研究成果。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前期准备)

成立课题组,收集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与论证课题方案,制订研究总体计划。邀请专家讲座并论证课题操作的可行性,组织课题组人员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对班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查、测试、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地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21年4月(实验研讨)

1.细化课题。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学科整合,为小组学习提供条件保障。

2.具体实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教给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小组学习的技巧。教师掌握指导方法,形成一定模式的小组学习实效性教学方式。在研究中,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教案,开展课题研究课、论文和课件的评比。

3.定期研究。每周一次课题组集中进行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探讨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总结分析)

进入总结与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学生小组实效性研究的基本经验,以教学实例、课题报告、课题论文、个案分析等作为成果汇报形式,接受结题验收。

八、保障措施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关键是抓落实。经过以往对课题研究的探索和努力,学校课题组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对学校课题进行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使大家对课题的操作形式、方法、步骤、要求更加明确。在学习中力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课题研讨课活动,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题研究平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

3.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可以这样说,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索、小组学习的空间。

4.积极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参观等形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反思做法,完善实施方案,力争达到研究目的。

5.确保科研实力。本课题由一把手校长带头参与。校行政骨干人员负责子课题方案实施,参与研究的人员有市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6.经费保证。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教师培训、专家讲座、论文评比、承办活动、外出参观等活动费用。
7.制定课题研究奖惩制度。签订课题研究责任状,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教科研考核奖惩细则,对研究过程中有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九、人员分工

陈磊: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协调实验工作,负责落实研究人员及研究经费。

支文明:协助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运作,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负责落实课题组人员的活动时间,撰写课题实验总方案及成果总结,编辑出版书刊等。

许国忠、梁丽萍、朱惠民、罗桂花、唐茜、徐莹、龚婕妤具体负责子课题1: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1组长:许国忠。

金刚、周政龙、徐伟、王蓉、苏帆具体负责子课题2: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2组长:金刚。

倪珍燕、孙红霞、沈芳具体负责子课题3:小组参与乡土民间艺术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3组长:倪珍燕。

十、预期成果

1.初步构建小组学习实效性研究的教学模式

      课题实验教师在不断实践、探索、学习、讨论与反思过程中探索出小组学习实效性的基本教学模式。

2.初步形成一支开展小组学习实效性高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提升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学生全员参与,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能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以学定教,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研究小组学习的实效性中逐步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个性。

3. 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培养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小组学习中,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指导者,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为一体,提供一种师生互动的平台,师生相互支持、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

4.减轻师生负担,落实新课程标准

开展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

5.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收获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预计产生的成果: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实施经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