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用生活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4日]

——以《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为例

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校  王蓉

摘要: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联系生活实际,以生活实践为例子,将生活经验数学化,让学生动手操作,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生活问题  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思维能力,它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需要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充分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思维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维

数学学科是具有逻辑体系和较高抽象思维的一门学科,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思维活动持续发展,这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我在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中,创设了体育老师分羽毛球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想要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想法。同时,我创设的生活情境的问题是由易到难。先是4筒羽毛球平均分给2个班,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解决的方法:40÷2=21(个)。紧接着增加了2个羽毛球,学生又很快地列示并解答:42÷2=21(个),同时我还让学生阐述了如何计算42÷2的。接着,又增加了1筒羽毛球,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很快列出算式52÷2,可是碰到了新的问题。52÷2的首位不能整除,由此本节课要解决的新问题就诞生了,学生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与思维的欲望。

让学生有疑问,并且感到自己可以解决疑问,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寻求问题的正确答案。教师要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相信,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二、解决生活问题,提升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放手让学生面对新问题独立尝试,可以促使学生自觉联系旧知识进行问题转化,并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时,我通过创设的分羽毛球这一生活情境,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发现了新问题。新问题产生后,我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小棒代替羽毛球,分组讨论,通过实际的操作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中,发现了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学生先平均分了2根小棒,每班1根;再平均分5捆小棒,这时候发现5捆小棒不能直接平均分给两个班,于是就有学生想到把小棒拆开后再平均分。有的学生一股脑儿把5捆小棒都拆散了再平均分,而有的学生只拆散了其中的1捆,每班分得2捆和5根;最后和前面的每班1根合起来就是每班26根。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很快选择了只拆开1捆,这样相对比较方便。然而,有的小就先平均分5捆,发现不行,所以先平均分4捆,剩下的1捆拆开,平均每个班级分到5根,然后再把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班。这时候就有学生发现,拆开的10根小棒可以和2根合起来,平均分给2个班,这样可以少分一次。经过学生的讨论,最终大家一致认为“先把5捆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2捆,再把余下的1捆拆开,和2根合成12根,再平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6根,这样每班分得26根”这种方法至平均分了2次,是最简单的。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观点,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点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得学生自发主动地想要探索问题的答案,在与人交流探讨中,同学间互相帮助,有效地取长补短,从而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方法,共同提升了思维能力。

三、活用生活问题,延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教师要设计好练习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这一课的练习中,我选择了一部分课本上的基础题,又适当安排了一些生活中学生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从而延展思维能力。让学生设计花盆摆放的规律,学生觉得很有挑战性,各种美丽的形状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提升。我适时地进行追问,“同样84盆花,为什么一个是84÷6,一个是84÷7”,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又加深了思考。一个是“把84盆花平均分,每组6盆,可以分成几组”,而另一个是“把84盆花平均分,每组7盆,可以分成几组”,两个问题的每组花的盆数不同,所以列的算式也不同。我还创设了同学们联欢会布置教室的情境,“将气球按1黄2红3绿的顺序排列。照这样的排列规律,第8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又提升了难度,有些学生一开始没有找到突破口,但当其他同学提出了按照排列规律进行分组后,很多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明朗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指出,把1黄2红3绿分为一组,可以算算看80个气球有几组。学生经过计算发现有余数,这时候又碰到新的问题,怎样判断第80个气球的颜色呢?80÷6=13(组)…… 2(个),说明80个气球,每6个为一组,可以分为13组,还剩2个。第80个气球也就是第14组的第2个,而每组的第2个都是红色,所以第80个气球是红色。此外,我还借助学生身边最常用的桌椅设计了练习:“一个班有桌椅84张,椅子的数量是桌子的两倍。这个班桌子有几张,椅子有几张?”这一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椅子的数量是桌子的两倍”,把桌子的数量看成1份,椅子的数量就有这样的2份,桌椅和椅子合起来就有3份。把84张桌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8张,也就是桌子有28张,而椅子有两份,只要用28×2=56(张)。最后根据课堂时间,我运用了课本的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可以自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本节课的所学充分运用到生活问题中,进一步体现了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运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般来说,课本中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但不一定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与补充。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不仅用了课本上得习题,而且增加了学生更为熟悉的生活问题,将两者有层次地穿插起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与思考,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时候,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发展了思维。

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会思考的人,而解决问题的教学与训练学生思维是统一的,因此,我们要运用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思维训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彼此碰撞智慧,由乐思到善思,由浅思到深思,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