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苏教科规验字第16122311号)“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中期报告
[发布时间2019年6月21日]

 

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支文明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是我校于2017年3月立项的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普通规划”立项课题。本课题把“实效性”作为“小组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关注学生发展”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上,以往的研究往往重在研究小组学习的方式上,而忽略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对于小组学习的真正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过分注重教学形式,没有从学生本身出发,不知道小组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更没有反思小组学习是否有实效,是否培养了学生敢于交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使学生潜在的才智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本课题把小组学习的方式与实效性有机结合,希望通过研究能把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理念,把“小组学习的实效性”作为教学环节的重要突破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促进学生发展。课题实施以来,学校课题组依据研究方案,加强了对课题的管理力度,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主旋律,扎实研究,带动了学生学习能力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至中期,为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现将我校“十三五”课题实验情况作如下中期汇报。

一、课题提出

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目前,小组学习的实践已遍及世界各国。从发展阶段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一些小组学习策略初步形成,如“小组—游戏—竞赛法”等都是这个时期提出的;二是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小组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提出了“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等合作策略;三是与其他相关理论的融合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小组学习继续向成熟发展,与其它相关的教学理论之间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小组合作掌握学习”与“小组学习与直接教学一体化”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同时,小组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我国的小组学习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小组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相信,小组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它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本课题是在各学科范围内对小组学习的理论进行验证性研究,丰富深化小组学习理论。着重于实践操作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使小组学习教育通过学科的实施真正落到实处。

小组学习研究并非新课题,但目前人们主要集中在小组学习模式的模仿上,缺乏一些具体的细致的如何深入的措施。小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实质的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小组学习成为上公开课或外校听课时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常态教学往往不采用或很少采用。小组学习并没有从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角度出发,而是盲目地去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只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小组学习这一形式而不重视小组间学生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小组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没有明确的小组任务或任务缺乏挑战性。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而直接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学习,学生就会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只是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地交流。另一种情况是在学生大家都能直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交流的内容缺乏挑战性;第三,缺乏监控,学生放任自流。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教室里也马上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局面,但只要细想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学生的收获很少。有的小组学习只是学优生的特权,而学困生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有的小组互相推辞,没有发言人;有的小组成员借此机会闲聊,无拘无束,课堂秩序混乱。归根到底,主要是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小组内没有学习的规则,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四,评价重个人,评价观念落后和方法陈旧。我们的教师对组内交流后的汇报评价偏重于对个体的评价,忽略对整个小组的评价,使我们的小组学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少教师过分地看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只重视教师主导的评价而忽视学生主体的评价,对学优生偏爱,有意无意间冷落学困生,不太重视对“小组学习”的整体性评价。针对以上情况,分析影响“小组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增强“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研究迫在眉睫。

“小组学习的实效性”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创造了学生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感到要想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小组之间的每一个成员应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培养了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本组成员共同提高的好品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他们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利于学生进一步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使他们的主体地位被大大地肯定与提高,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总结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突出小组学习的发展性、与时共进性及实效性,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本课题期望通过实证研究,丰富和发展小组学习在各学科上的运用。在理论上,力求以时代精神,以新的教育理念对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探索规律;在实践上,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新课程下小组学习实效性的指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以多种形式呈现,有研究报告、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性、示范性和实用性价值。

二、理论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心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得是一种主动的认识活动,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小组学习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种参与实践活动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孩子们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充分挖掘这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的。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则认为,小组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学习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这种方式既能发掘个人潜能,又能培养团体合作的精神。

动机激发理论认为,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学习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能促使每个成员在小组学习中尽力作出自己最大努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探讨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青少年有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同的个性心理随着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的展开,不断发生碰撞与相容。学生只有在不断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学会树立信心,学会尊重他人,学会怎样完成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实现自我。

    认知发展促进论认为,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同伴相互作用得以促进的。维果茨基曾指出: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小组学习正是通过小组间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共同发展的。

    知识建构论认为,人的知识结构的形成,一方面离不开个人主体的活动,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主体交往。从根本上讲,人的知识是社会生活中不同主体之间建构的产物。因此,建构性学习方式是与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相关的。人的交互作用的本质是指个人在知识的建构中必须依靠意义的共享与协商,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合作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在小组学习的互教、互学的交互活动中,各方均能从中受益,学者学到了知识技能,教人者越多,自己学到的也越多,掌握得也越牢固,真正使参与小组学习的学生得到了共同提高。

教学交往属性论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由两种根本关系决定(交往关系和认识关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然而长期来,人们对教学过程的理解仅停留在前者,忽视了探究教学的交往属性。随着对学生社会交往与合作能力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得以初步改观。目前,人们日益达成以下共识:教学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作用的系统,是教师(或教师集体)同学生(或学生集体)彼此之间或各自发生交往的过程。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谈得上培养人,诸如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规范乃至发展个性等。交往不只是手段、途径,交往还是教学存在的本身。教学交往不仅有直接的交往,也有间接的交往。直接交往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面对面接触,而间接交往主要是学生自学。要使教学交往尽可能充分和完整,应该尽量多地采用直接交往,尤其是学生小组内的直接交往。同理,教学交往不仅要重视师生交往,更要着眼于生生交往。小组互助学习为保证交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一系列机制与现实途径。

“群体动力”理论。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教学活动光有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目标体现——自主探究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还学生学习主动权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小组同学之间的互学、互帮、互检、互比、互励,通过学生之间的群体智力互补,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关心和友爱,而且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小组学生以及全班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概念界定

小组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小组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合作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

小组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学习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学习法是一种学习方法,具有速度快、质量高、印象深、趣味性强等优点。组内各成员互相讨论,集思广益,较个人学习能够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质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又不致枯燥,趣味性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课改以来重点培养的新型学习方法。实行小组学习法,目的旨在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研究精神,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实施的可行性是方案的创意设计理念以及使其操作的的可行性,而实施效果则是目的的到达程度或结果。教学实效性即做到你的课堂是扎实的、平实的、充实的、丰实的、真实的课堂。简单而言,即在最短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四、研究目标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课题组就小组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进行研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寻找小组学习中师生间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2.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

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讨论、争辩、表达、倾听及参与实践等形式来展开的。为了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本课题重点从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学会评价等方面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都得到真正的提高。

4.促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调查结果,并结合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新理念、新思路,以小组评价为主体,将行为管理分配到各个小组,小组成员相互监督,互相激励,这样既扩大了管理面,又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利用小组“激励卡”评价制度,通过对学生小组德育实践中表现的道德行为、态度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等方面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树立小集体荣誉感,激励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5.小组参与,继承与发展乡土民间艺术

坚持“乡土化、个性化、体验化和生活化”的乡土艺术教育原则,以丰富多彩的莲湘艺术活动为载体,让学生自主融入社会,亲密接触民间艺术,通过小组练习与表演感受民间传统文化,以此陶治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推进学校校本文化建设。

6.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备课组活动中都被认为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教师除了要学习小组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原理以外,还要结合教学实践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探索出一套学生行之有效的小组学习策略与实施方案,形成小组学习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五、研究内容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以“关注学生生命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为重点,改变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和课型结构,努力创设实效性的教学模式。其分设以下三个子课题。

1.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小组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立小组学习实效性教学模式。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等交流研讨活动,投入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展开扎实有效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2.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

学校课题组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南港中心校学生德育读本》,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实施计划。根据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握生活的切入点,将行为习惯教育内容进行整合,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分层次的要求,每个年级段的习惯教育内容都做到遵循学生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具有可操作性。针对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小组评价与激励制度,根据每个年级段设计的若干个行为习惯等级标准,制定小组计划,小组成员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以小组为单位争夺奖励卡。对小组进行评价时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作为考评的依据,不突出个人的表现。这样,学生在小组行为习惯教育过程中能力、意志、情感均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和发展,达到教育的最优化。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每一个小组的行为习惯教育有据可循,使我们的评价与激励有据可依。

3.小组参与乡土民间艺术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地方乡土民间艺术为土壤,立足地方,立足学校,以“学生为本,发展为本”。通过挖掘与整理传统地方乡土民间艺术资源(主要是莲湘舞),设计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不同渠道的渗透,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使学生在乡土艺术活动中小组参与,体验合作的快乐,形成对家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热爱,从而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六、研究方法

学校“十一五”课题“引导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十二五”课题“引导小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上已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在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主要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学习研究古今中外有关小组学习的教育教学论著;学习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有关文件和材料;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学习研究省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有关材料。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测量,全程掌握学生小组学习的状况,为实验研究提供准确的数据。

实验观察法。教师在小组学习中观察、记录,获得第一手资料,以便研究。

经验总结法: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不断改进评价方法,认真撰写总结,使评价更加系统化、理论化。以专题论文、公开课、师生评价等形式反映课题研究成果。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前期准备)

成立课题组,收集国内外理论文献,进行可行性研究,制定与论证课题方案,制订研究总体计划。邀请专家讲座并论证课题操作的可行性,组织课题组人员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对班级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查、测试、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地制定具体的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21年4月(实验研讨)

1.细化课题课题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学科整合,为小组学习提供条件保障。

2.具体实施。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教给学生小组学习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小组学习的技巧。教师掌握指导方法,形成一定模式的小组学习实效性教学方式。在研究中,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教案,开展课题研究课、论文和课件的评比。

3.定期研究。每周一次课题组集中进行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交流探讨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2021年5月——2021年6月(总结分析)

进入总结与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学生小组实效性研究的基本经验,以教学实例、课题报告、课题论文、个案分析等作为成果汇报形式,接受结题验收。

八、保障措施

“小组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关键是抓落实。经过以往对课题研究的探索和努力,学校课题组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对学校课题进行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使大家对课题的操作形式、方法、步骤、要求更加明确。在学习中力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课题研讨课活动,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题研究平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

3.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可以这样说,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索、小组学习的空间。

4.积极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外出参观等形式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反思做法,完善实施方案,力争达到研究目的。

5.确保科研实力。本课题由一把手校长带头参与。校行政骨干人员负责子课题方案实施,参与研究的人员有市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6.经费保证。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教师培训、专家讲座、论文评比、承办活动、外出参观等活动费用。
7.制定课题研究奖惩制度。签订课题研究责任状,健全监督、激励机制。学校教师绩效考核方案中明确教科研考核奖惩细则,对研究过程中有贡献的科研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九、人员分工

陈磊: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课题研究,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协调实验工作,负责落实研究人员及研究经费。

支文明:协助主持课题研究工作。负责课题研究的运作,落实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负责落实课题组人员的活动时间,撰写课题实验总方案及成果总结,编辑出版书刊等。

许国忠、梁丽萍、朱惠民、罗桂花、唐茜、徐莹、龚婕妤具体负责子课题1:小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1组长:许国忠。

金刚、周政龙、徐伟、王蓉、苏帆具体负责子课题2:小组评价与激励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2组长:金刚。

倪珍燕、孙红霞、沈芳具体负责子课题3:小组参与乡土民间艺术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子课题3组长:倪珍燕。

十、实施情况

学校要发展,科研须先行。而引领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的抓手是课题研究。学校课题研究工作不能仅停留在一定数量的公开课、观摩课、展示课上,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定数量的论文发表上。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在于引领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去,及时将科研成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为培养有“小组学习能力”的学生服务,努力实现我校可持续发展。下面,就“十三五”课题立项以来我校课题的研究实施情况作如下汇报。

1.运作机制科学化

科学的运作机制是课题研究成功的关键因素。在管理人员的安排上,校长及中层领导带头,挑选出骨干教师,采取网络式分级管理模式:“校长——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教科室——课题组”,使得课题研究任务得到层层落实。学校课题组统一思想:走“科研兴校”之路;坚持一个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贴近教师工作、科研培训一体、追求务实高效;努力做到“两早一细”,即:尽早思考,尽早安排,细致实施;认真做好四件事,即:1.组织参与各项课题研究活动;2.动员、落实各项培训任务;3.指导写好实验教案、研究论文;4.写好课题计划和总结,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这一制度的落实使课题组活动做到了有目的、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和反馈地进行,从而保证学校教育科研活动顺利贯彻和实施。

2.师资培训专业化

“十三五”课题实施以来,学校课题组将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紧密结合。注重培训方式多样化,以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交流与反思、教育技术实践等方式组织对教师进行研究方法与操作技能的培训。根据课题研究实情,重点组织开展有“案例研讨”与“课例研究”的培训方式,切实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同时,学校采取“专家引路”的方法,多次邀请市教科室周强、张敏华主任来校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多次邀请《苏州教育实践与研究》执行主编王胄、教育局名师工作室赵文标老师等专家来校授课并讲座,借此引领教师深入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课题实施操作方法;其次,抓好关键。重点培训一批科研骨干分子。近年来,学校分批派送科研骨干前往上海、南京、扬州、无锡、苏州等地学习观摩,聆听了各学科教学名人以及教育理论专家的讲座,观摩先进学校的结题鉴定会,这些为我校科学规范地管理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了强而有力的理论支撑。进而在全校范围内安排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汇报课,在此基础上安排每一个50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上好一堂课题研究汇报课,写好一篇课题研究论文。学校课题组还与每一位中青年教师签订个人成长责任书,实施“青蓝工程”方案,开展师徒结对活动。陈磊校长亲自带徒参与课题研究活动中去,选定好师徒研究课题,制定好实施方案,并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究示范课。通过“研读教材、设计教案、跟踪听课、分析教学案例”等活动使师徒结对活动有计划地开展,从而促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还着力开展市级名师工程,这也是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学校有一批具有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学校为这批教师搭建舞台,每年有教师入选昆山市学术学科带头人。学校采用“专家引路”“骨干示范”“教师群动”“青蓝工程”多个工作层面的有机结合,积极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真正做到了措施到位、有序高效,形成了“想搞教育科研、敢做课题研究、争当科研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3.研究形式多样化

我校课题组始终把校园和课堂当作研究主阵地,落实课题课集体备课实效,做到了“五定一保”,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中心发言人、定研究形式,保证集体备课研究的效果。集体备课编写教学设计方面突出“三个体现、三个注重”。“三个体现”是体现课堂学习形式的多样性、体现教案使用的灵活性和实效性、体现学生学习的小组合作性;“三个注重”是注重学法的归纳和指导、注重学生小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科研目标的生成。与此同时,我们还狠抓了听课评课制度的落实。每次举行校内外课题研究课,都做到了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评课记录作为课题组活动资料由教科室保存。学校课题组还积极承办市级课题研究课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先后有10位教师在“十三五”期间上了昆山市级课题研究展示课,有力推动了学校“十三五”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序开展。

同时,学校不拘泥于已有的艺术类教材内容,把“打莲湘”这一民间艺术内容优化、整合到课题研究之中,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音乐课中,编排一些莲湘游戏穿插其中,让小朋友利用手中的莲湘棒通过小组游戏接受莲湘的启蒙教育,让他们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我校浓厚的莲湘文化氛围;在中年级开设每周一节莲湘兴趣课,让学生在兴趣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涟湘基本动作,基本学会莲湘操;在高年级开设莲湘兴趣组,组织学生在会打莲湘操的基础上自主融入舞蹈动作、技巧动作,小组合作编排莲湘舞,用于对外展示、表演。通过多年的莲湘艺术文化的熏陶,我们做到,凡是我校毕业的学生人人都会打莲湘。

4.科研任务明确化

“十三五”课题实施以来,学校课题组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年为每个教师配备一本教育专著),并时常阅读教育报刊,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每位教师在认真阅读理论书刊的同时,要写好读书笔记或教育随笔,每月不少于1篇。学校教科室在做好统计工作的同时,做好教师读书笔记向外的推荐工作,并确保每年有一定数量的教育随笔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课题组还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各类教育教学业务技能的竞赛活动,立足岗位,以赛促研,以赛“练”人,以“赛”育人。优秀课评比、优秀论文或经验总结评比、优秀个案分析评比等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5.课题管理网络化

学校课题组推行课题研究网络化管理制度,即时上传研究动态,进一步提高科研的实效性。充分利用网络,教科研理论书刊及时把握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及时把研究的动态、思考、成果等用文字的形式上传至学校教科研网站的栏目里,以达到学习、交流、研究、提高的功效。

6.考核工作激励

学校课题组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紧紧围绕“组织、指导、研究、评价”等几方面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切实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服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科研兴校”服务。为了更好开展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把研究情况列为教师工作考核的范畴,从参加教育理论的学习到参与、承担课题研究,从展示课题研究公开课到记录课题研究情况,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等方面对教师的科研情况进行考核。学校探索建立了教育科研激励机制,落实“南港中心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量化考核奖励办法”,对在课题研究中做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论著奖

A.发表(市教科室认可的报刊,学校组织的专版按校级计奖):

校级

镇级

昆山市级

苏州市级

省级以上

0.5

1

3

4

5

B.评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或市教科室认可)

级别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校级

1

0.75

0.5

0.25

大片级

1.5

1

0.75

0.5

昆山市级

3

2.5

2

1

苏州市级

4

3

2.5

1.5

省级以上

5

4

3

2

课件作品同上发奖;同一篇材料不兼得,按最高奖发放。

激励机制的建立,推动了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极大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十一、研究成效

“十三五”课题立项以来,经过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得到了顺利推进,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1.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学校课题组为了便于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出台了《南港中心校关于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指导意见》,编排了《小组学习七字歌》并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设立了课题研究实验班。以此来带动并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实验班已出初现雏形。形成了新授课创设情境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总结规律解决问题当堂训练深化提高反思小结)复习课设计问题小组交流巩固练习答疑解惑升华提高)等课型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校再逐步将此教学模式推广到其它班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自主性、合作性,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或独立思考,或合作研究,通过多向交流的汇集,参与的意识极浓,表现的欲望和情感的流露极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生命活力得到了焕发,课堂教学逐渐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开放、高效的理想方式。

2.教师课题研究成果有所提高

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更新,教学方式进一步转变,驾驭课堂的教学艺术水平也得到了可喜的进步。为了展示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学校课题组每年举行课题研究课、中青年教师基本功、课题研究论文等竞赛活动。组织教师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展示或评比课活动,每年不少于6节。实验教师撰写课题论文的能力也比实验前大大提高,论文及教案多次获奖或发表。其中,“十三五”课题实施以来,共有31篇论文在苏州市级以上教育杂志上发表。

3.学生整体素质有所提升

通过课题实验,学生改善了学习方式,在学习中自觉运用下列可行的学习模式:提出问题→自主活动→小组交流→总结方法→练习巩固。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课题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把情境中发生的问题提出来,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问题进行筛选、整理,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讨论、参与总结。学生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合作,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发与提高。通过小组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建立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集体主义情感。学生在各级各类小组合作的创新大赛中的获奖率较研究前均有大幅提高。

4.校园文化建设得到开发传承

学校课题组采用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充分挖掘校内外一切资源,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乡土艺术素养的教师队伍。每年,学校课题组派遣有一定艺术底蕴的青年教师拜民间老艺人为师并聘请民间老艺人作为学校打莲湘的艺术顾问定期到学校指导。学校还成立了民间艺术课题研究组,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让教师积极参与乡土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活动,提升教育的实践研究能力。莲湘艺术课题研究组编排了莲湘操,莲湘表演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一人打,发展成多人或数十人乃至上百人打,形式从一人打发展到两人对打、多人互打、群组轮打,甚至团体操式的群团打。随着舞蹈元素的加入,打莲湘的艺术性不断增加,更趋向舞台化,被赋予了鲜活的时代感。我校的莲湘队在市、镇各类文艺表演活动中多次展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充分肯定。

5新型师生关系的初步形成

教师对研究发生了兴趣,进而对教学产生了感情,他们不仅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职业来从事,更当作一种事业来奉献。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师生之间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形成了这样几个观点: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十二、正视问题待创新

“十三五”课题立项以来,我校全体教师参与了教育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形成了中青年教师人人有课题,全体教师个个搞研究的良好局面。在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取得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首先,研究质量有待提高。在所完成项目和所发表或获奖的论文中,数量虽逐年上升但缺乏精品,学校在权威刊物上发表的课题研究论文较为短缺,相当一部分为“短、平、快”之作,与真正的学术论文要求相距尚远;其次,课题研究工作,应更好与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起来,应更好地体现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学校还应加大课题研究介入课堂教学实践的力度,努力形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不断促进学生小组学习的现代课堂教学观。

由于我们的经验和水平有限,对于课题研究和管理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与会领导、专家能给予批评、指正。问题的存在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坚信,有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着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与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遵循“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的原则,从严抓自身,求提高;从实抓调研,求深入;从新抓思路,求发展;从创抓重点,求突破,那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就一定能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