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昆山市教师个人研究课题)
[发布时间2018年3月8日]
  昆山市南港中心小学  支文明

一、课题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实施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这一目标被人们简略地称之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自主学习”。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互助性的不断销蚀,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外力强制下的被动行为、他控行为。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发展,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态度。

多年来本人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调查分析中发现,常态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之中。“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状态低迷,学习兴趣渐失,学习能力低下,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生命的挑战与学习者的内在愉悦。师生实际付出的精力与实际收效之比不协调、不对等。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教学的生命活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深入探索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研究,构建“自主”的学习体系,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课题的实践研究具有可操作性,能为语文教师实验课题研究积累经验,提高教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

二、理论基础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他。”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同样提倡自主探究学习,如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意义学习的特点是学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在于学会学习。”“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因此,他反对教师直接传授知识,主张教学要用“间接的、不命令的、启发性的形式。”也就是说只有在学生具有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去深入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再加我们的科研实验是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正是素质教育智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基础,离开素质教育要求去进行研究探索,任何课题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现代学习理论,正是我们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这一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索、应答、质疑的需要和可能。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注意的重点不应在教材上,而应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上,关注的应是学生的学习品质。

2.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都不同程度的拥有几种智能的潜能。智能间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的差异,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合作交流地学习,倡导个性的教学,在可能的范围内使不同智能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概念界定

“自主”就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有一种自主求知、兴趣盎然、不懈努力、孜孜乐读的情怀。

“自主学习”就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教学是否具有“实效性”,关键是看能否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步或发展。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真正理解自主学习实效性的涵义,能够科学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技能,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并将其进一步升华为学生的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参与操作,参与观察,参与小组讨论,全班讨论,主动地参与总结问题等。

具体目标:

1.探索出一套学生行之有效的自主学习实效性策略与实施方案,让教师积累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2.培养学生浓厚的自主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低效教学”现象,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能充分获得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有效的转变。

4.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科研能力,以课题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五、研究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为条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策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保障。”所以,小学语文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自主的阅读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与发展。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变以往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唯一的知识传授者的局面,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与教师对话的过程。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首先,要在课堂上创建有利于自主学习的人文环境。创设教师与学生之间民主、平等、自由、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个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心理安全感。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其次,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思维,善于精心设计情景和教学活动,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激发学习的动机。再次要适时放权,给予自主空间,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动起来,教师就要学会适时放权,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主动地探究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要及时激励,增强学习欲望。著名的心理学家盖兹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营造自主的学习方式,更要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六、研究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2.可行性原则。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自主学习紧密联系着学生实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要求,着重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从中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获得亲身的体验和直接经验,让学生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七、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案例分析法   3.经验总结法   4.文献资料法

八、研究步骤

本课题实验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3月(前期准备)

参加理论学习和培训活动,制定与论证课题方案。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调研,通过调查、测试、座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喜爱的学习方式,有的放矢地制定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2016年4月——2017年5月(实验研讨)

1.细化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结合研究班级实际情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提供条件保障。

2.具体实施。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的尝试,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的技巧。在研究中,注意收集整理研究的原始材料,进行归类分析,撰写研究论文、研究教案,积极参加优秀论文和课件的评比。

3.定期研究。参加学校主课题组举行的每周一次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交流探讨实际问题。

第三阶段:2017年6月(总结分析)

进入总结与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总结,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实效性研究的基本经验,以教学实例、课题报告、个案分析等作为成果汇报形式,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结题验收。

九、保障措施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关键是抓落实。经过以往对课题研究的探索和努力,本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制定并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理论专著和一些学术期刊,对课题进行理论上、方法步骤上的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对课题的操作形式、方法、步骤、要求更加明确。在学习中力求形式的多样性与结果的实效性,以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主学习内容相结合。

2.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等课题研讨课活动,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题研究平台,提高本人课堂教学中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

3.创设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育人环境。可以这样说,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自始至终觉得学习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

4.积极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通过聆听专家讲座、外出参观等形式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不断进行研讨交流,反思做法,完善实施方案,力争达到研究目的。

5.经费保证。提请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活动费用。

十、成果表述

1.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研究,努力促使自我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操作体系。

2.通过对课题研究与实践,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教师能给学生最多的思考、动手、交流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起到了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3.通过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收获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本课题的研究预计产生的成果: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实施经验、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