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矛盾,回应美好生活的向往
——十九大的中国“新声音”
1982年10月20日,一条简讯登上人民日报头版:“南京市一座容量为两千吨的蔬菜冷库,最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物质匮乏、物流落后,如何吃上反季节蔬菜,举国关注。而此前一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判断,再往前25年也曾有过:1956年党的八大上,“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被视为当时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内容。
今天,人们不再冬储大白菜,中国也已换了模样,“温饱”进入历史字典,中国制造悄然升级,“走出去”步履不停……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率接近60%,而“天眼”探空、“嫦娥”探月、“蛟龙”探海让国外媒体都惊呼“科学革命正在中国发生”。1956年至今61年,1981年至今36年,我们如何重新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关注的光圈变大了,问题的对焦却更精准。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也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与时代同步的新判断,也与普通人的诉求吻合。1983年,“桑塔纳”轿车刚要进入中国,今天不少城市已开始研究燃油车退出,目光聚焦环境质量;1987年,北京市民排队两小时只为尝鲜洋快餐,今天更多人追求吃得“低脂低糖”,健康安全成为首选;1997年,62万中国人刚刚“触网”,今日已有超过10亿人用手机上网,网络安全比网速更重要……曾经的主要矛盾推动了一部改革史,助推人们走进新时代。而当它成为历史,也意味着中国需要以新的姿态向下一个目标进发。
与主要矛盾变化相应的,是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必须认识到”。从“变”的方面看,主要矛盾的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从“不变”的方面看,主要矛盾变了,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也不能不振兴;入学率再创新高,但教育均等化依然重任在肩。能不能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能不能在家门口看得见绿水青山?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哪里有问题,哪里就应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当新时代有了更精准的经纬度,若还守着老旧的航海图,单以增长率论英雄,以“物质文化”的标尺衡量一切,发展就会偏离航道,人民的获得感就会有欠缺。
另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仍处世界中游;还有4300多万人,渴望走出深度贫困;城乡之间、东西部间,发展落差仍然存在;社会矛盾与问题交织叠加,民生领域还有短板……这一切,让我们不能不牢牢把握基本国情,不能不牢牢立足最大实际,不能不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今天我们重新定义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不是说不需要发展了,而是要在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给上下更大功夫,兑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
参与翻译十九大报告的葡萄牙语专家拉法埃尔感叹:“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是被放在第一位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但归根到底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紧扣新矛盾、瞄准新目标、踏上新征程、无愧新时代,这条路注定不轻松,但坚定地走下去,就一定能迎来民族复兴的曙光。